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

[筆記]Zygmunt Bauman 社會學動動腦(2)

貳.我們與他們
1. 亞當.史密斯(Adam Smith):「在文明社會,(一個人)時時刻刻需要無數人的合作與幫助,但人生苦短,窮其一生只能獲得寥寥可數的友人。」

2. 社會學現象學派創始人、德裔美國學家舒茲(Alfred Schutz)建議:人類物種的其他所有成員,都可以標示於一條假想的、用「社會距離(social distance)」來丈量的連續線。社會距離越大表示社交的次數和密度越小。
(1) 標示離我位置最近的稱為同伴(consociates),我和他們是直接面對面的關係。同伴佔同代人(contemporaries)的一小部分,同代人潛在上可以建立直接面對面的關係,但實際經驗因人而異。
(2) 先人(predecessors)及後人(successors)與我的溝通是不完全的,先人以傳統或歷史記憶留下,而我將其傳遞給後人。
(3) 人與人的距離可以是心理的,也可以是身體的,但兩種並不一定重疊。心理或道德的接近,是由感同身受(follow-feeling)的能力及意願構成的,包括同理心(empathy)及同情心(commiseration)。

3. 我把人類分門別類(type),並且用不同的態度對待之,稱為「連續性的中斷」。「我們」代表我歸屬的群體,「他們」則反之。在社會學上更精確地以「內群(in-group)」及「外群(out-group)」稱之,兩者在概念-行為式的對立(conceptual-behavioural opposition)中相輔相成,且互相制約,從各自對立的關係取得存在的意義。
(1) 內群需要外群的存在,外群恰恰室內群虛構的負面自我,為了建立認同,凝聚共識,為了內群的團結及心理安全,需要對外群的敵對意識來支撐。理想的家庭是標準的內群。
(2) 階級、性別和民族是另一種內群的典型例子。他們是道道地地的「想像的共同體」,他們的特徵是,不足以保證一定會出現團結行動和共同理解。該種內群不會自動產生,必須由外塑形成;他們的行動在先,大規模內群建構在後,Ex:民族主義的出現早於統一民族。
(3) 對外群的挑釁態度及仇恨導致「偏見(prejudice)」,亦表現出雙重道德標準。高度偏見內化為威權人格(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),或更普遍的表現在懼外症(xenophobia)上。

4. 伊利亞斯(Norbert Elias)在他的「既得勢力與圈外人(estabished and outsiders)」理論中,對於偏見有完整的闡述:既得勢力有更好的資源來發揮他們的偏見,他們可以援引本身的所有權來抨擊外人居留的空間。

5. 圈外人的反擊→美國人類學家貝特森(Gregory Bateson)稱該種行動為「分裂創始(schismogenesis)」:敵對的態度,由於挑起敵對的行為,而找到自圓其說的證據。
(1) 對稱式分裂創始(symmetrical schismogenesis):每一方均對另一方展示的力量做出相同反應。這種互動模式滋長了衝突雙方的自我肯定,摧毀理性論辯的可能性。Ex:嚇阻必須言出必行、侵略者必須學到侵略必敗的教訓。
(2) 互補式分裂創始(complementary schrismogenesis):一方示弱、一方加強,極端的表態在主從關係(patron-client relationship)上,在這種互動模式中,佔優勢的多數可以容忍弱勢的少數存在。Ex:校園霸凌
以上兩種模式結果都是關係破裂。
(3) 互惠(reciprocity):綜合上述兩種模型的特性,但中和其自我毀滅的傾向。互惠關係中,每一次互動都是不對稱的,但久而久之雙方的行動及關係趨向均衡。按定義來說,每一個平衡而穩定的交往架構均存在互惠關係。Ex:子女對父母的回饋是延遲性互惠(delayed reciprocity)的一種。長期而言,互惠可保障架構的存活與再生,但並不能保證滑落而觸動分裂創始。

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

[筆記]Zygmunt Bauman 社會學動動腦(1)

壹.自由(freedom)與依賴(dependence)

1. 「我自由,因為我可以選擇;我做決策,因為我自由。」同時懲罰(punishment)確立了個人必須對所作所為負責。


2. 最令人覺得如魚得水的群體,同時也限制自由。Ex:身為天主教徒無法接受離婚與墮胎。群體扮演的角色是:使人自由同時也圈定了自由範圍。加入群體說明了從屬(dependence)關係。群體供應了目的(ends)、手段(means)以及相關性(relevance)。

3.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喬治.賀伯.米德(George Herbert Mead)以「主我與客我(I and Me)」說明了群體標準的內化過程(internalization of group standards):
(1) 主我(I)是自我的內在核心,負責審查評估紀錄,最後滿足外在社會的要求與期待。兒童學習選擇(choose),學習為自己的行動負責(responsibility)。有些人被自我挑選為「重要他人(significant others)」,這些人的評價與反應會比任何人對兒童都來得重要深刻。
(2) 在自我的塑造上,群體的角色由客我(me)來完成。兒童學習到自己被觀察、誘導、評估、申斥,懲罰偏離常態(deviation from the norm)直到表現出某種行為為止,形成他人的期待印象。
(3) 「主我」越強的兒童,個性(personality)越自主(autonomous),主我的強度展現在一個人有多少能力和意願去考驗內化在「客我」的社會壓力,去測試、挑戰並承擔後果。
(4) 「扮家家酒」(意即「角色扮演(role playing)」)在主我與客我的分離有著重要功能。透過扮演他人,從假設的角色觀察行為,兒童學習外界灌輸的習慣與技術:自主與負責,既「擁有」自我(having a self),又「是」自我(being a self)。
(5) 重要他人並不憑空鑄造兒童的自我,他們把形象鑄刻在兒童的天賦(入社會之前,更精確地說是受教育之前)之上。
(6) 人的本能(instincts)和內驅力(drives)並不能使人類共同生活,社會執行的訓練不可或缺。Ex:「性(sexual)」與「侵略(aggressive)」是兩個最常被提及的內驅力,放任將導致劇烈衝突,社會生活將蕩然無存。

4. 心理分析(psychoanalysis)之父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提出,自我發展的過程和人類群體的社會組織,都可以從控制對社會有害的內趨力及其必要手段來解釋:
(1) 本我不可被摧毀,只會被壓抑在潛意識(subconscious),而拘禁本我的是超我(superego)。
(2) 自我(ego)懸在兩股力量之間:本我,被壓抑但強壯叛逆如昔;超我(近似米德說的「客我」),向自我(近似米德說的「主我」)施壓防止內趨力逃出潛意識。

5. 德裔英國社會學家艾力亞斯(Norbert Elias)以歷史研究詮釋佛洛伊德的學說並建議:人人活在自我經驗的雙重壓力下,自我(self)需要被控制,而我(I)控制它……

6. 主我和客我的形成過程、壓抑本能和製造超我的過程稱「社會化(socialization)」。將社會壓力內化於我,重要他人可謂社會化的媒介(socializing agents)但兒童並沒有完全的選擇自由,他們面對了以優先順序排列的選擇問題,亦可為一種分配的風險,與我們生活環境的異質(heterogeneous)──衝突不斷,分裂成許多理想和生活模式背道而馳的群體──的程度呈正相關。

7. 重要他人再擴及參考團體(reference group):以該團體來衡量自己的行為,接受其作為特定生活層面的標準。
(1) 規範性參考團體(normative reference group):成員受到該團體的監護與規制(但不一定是自願),由團體懲罰、肯定或糾正Ex:學校、工作場所
(2) 比較性參考團體(comparative reference group):通常出於自願性加入,成員重視其價值,但該團體不具約束力。Ex:大眾傳播

8. 社會化進程:
(1) 初級社會化(primary socialization):由空白開始。
(2) 次級社會化(secondary socialization):表示成年以後持續的自我轉型,Ex:轉換工作、移民。該種情況宣告以往的社會化成就「無效」,繼而要求新的技術與新的知識。

9. 隨著年齡及歷練的增長,表示累積的技術和行動資源越來越多,選擇範圍也增廣。個體面對或拒絕某些依賴性,也主動尋求和承擔依賴性。但自由始終是不完全的,自由與依賴的比率是一個人或一整類人在社會上的相對地位指標,Ex:所謂「特權」即為較高的自由及較低的依賴,弱勢者則反之。

[筆記]Zygmunt Bauman 社會學動動腦(0)

*零.前言:社會學──目的何在?

1. 關心人造世界:刻劃人類活動痕跡。

2. 甚麼是關鍵差異?
(1) 歷史是關注於過去發生的,如今不復存在的行動;社會學關注的是目前的行動,或不隨時間改變的普遍行動素質。
(2) 人類學告訴我們發生在距離我們很遙遠,跟我們不太一樣的社會裡的人類行動,社會學則專注於發生在我們的社會的行動,或不因社會不同而改變的行動層面。
(3) 社會學習慣把人類行動看成較大型構的組成元素(elemants of wider figurations),交織而成的互相依存網(a web of mutual dependency)。形構、依存網與行動的交互制約(reciprocal conditioning of action)以及行動者的自由擴張與限制,遂成為社會學在茲念茲的重要課題。

3. 常識無法取代的社會學
(1) 社會學的科學屬性:遵守「負責言論(responsible speech)」的嚴格紀律,接受無限度的公共檢驗。
(2) 採集資料以供判斷的場域大小(size of the field),個人傳記與廣大社會流程密不可分。
(3) 社會學反對個人化的世界觀:與常識不同的理解(making sense),反對用「有動機的個人(motivated individual)」來理解人類世界。
(4) 常識通常不證自明。社會學常將熟悉的事物去熟悉化(defamiliarize the familia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