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

[心得]9/30重症及研究醫學生涯

9/30成大醫院 陳昌文醫師&劉秉彥醫師˙重症及研究醫學生涯

  提到重症醫學,不難聯想到加護病房裡與死神搏鬥的緊張氣氛:重獲新生的喜悅,以及天人永隔的痛徹心扉,在肅殺冰冷的醫療儀器之間,流離。醫師,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生離死別。近年來醫療技術的提升,從鬼門關前救回人們關心、摯愛的生命已不是奇聞,來自內科加護病房的陳昌文醫師,以簡單介紹成大醫院ICU的現況說明了現在重症醫學所受到的重視。但是存在著另一個越來越浮上檯面的問題,那就是我們依然必須認清:人有一定生命年限,而醫藥的幫助是有限的。面對瀕死的病患,更多的急救措施究竟是延長生命還是延長痛苦?無意識的生命延長真的對病人好嗎?回到醫學倫理的問題,重症病人積極治療的同時,有時也要考慮讓病人「好走」。在加護病房裡病人(通常)無法自主決定,不願放棄治療的家屬通常與了解實際情況的醫師造成觀點對立,這與我最近閱讀的一本書《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》恰可互相參照:死亡的尊嚴,即是「死亡品質」,在歐美國家已逐漸廣為大眾接受,當然其中會牽涉到安樂死、自殺等道德爭議,然而假設我就是病人,與其極端痛苦地活著,不如有尊嚴地死去……再多的無效醫療,救不回病患更是徒然浪費醫療資源。消極看待,合理放棄,雖然我並不認為一位有熱情的醫師能夠問心無愧的說出這樣的話,然而世間最殘酷的「人生而平等」,不過就是諷刺地表示生命線兩端的平等罷了。

  曾獲國內心臟醫學最高榮譽丁農獎的劉秉彥醫師,為我們帶來了醫師的研究生涯介紹──行醫的過程裡仍不斷鑽研,恰與前一週邱元佑醫師提到的「醫師科學家」相互呼應。劉醫師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求學過程,以非常輕鬆的態度暢談他一路上遭遇的困難、貴人相助和榮譽的肯定。看著投影片上條列的獎項,欣羨讚歎之外,我想是劉醫師略過了會讓課程變得有些沉重的刻苦自勵吧!在同學們被逗樂的哄笑聲中回顧自己,到目前為止,半個月的大學生活讓一切漸上軌道,大學正如許多師長們的叮嚀:一個完成夢想的所在;又如劉醫師提到黃崑巖院長送給他的話:機會屬意有心人。用在自己身上,當然要勇往直前了。

  重症醫學帶來的道德議題和展望未來的研究生活,第二堂醫學生涯又是一番不同的領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