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

[心得]9/23內外科醫學生涯

9/23成大醫院 邱元佑醫師&謝式洲醫師˙內外科醫學生涯
  
  醫學生涯這堂課,對於經過升學考試壓力來到醫學系就讀的我們意義非凡。
  第一節課是邱元佑醫師主講:內科醫師醫學生涯。他提到了「晚熟的醫師科學家(physician-scientist)養成」──醫學相較於其他科學的養成最為晚成,而往後執業的過程中更必須時時充實自我,不斷研習提升,即為所謂的「醫師科學家」。我聽到這個詞的感覺是期待的,我喜歡科學、喜歡實證,成為醫生是另一個夢想,醫師科學家自然是我努力的目標!邱醫師也提到了這其中的矛盾:從實驗桌到病床的心態轉折。科學家面對的常是知識源頭的回溯,可以不帶感情的實事求是;而醫生面對的是生老病死,病床上是與自己等價的生命,怎能冷漠以對?記得白老師要我們寫下自己對於「醫學」和「醫生」的定義:學,無庸置疑是醫的基礎,而我期待自己能夠醫癒受病痛折磨的眾生,不只醫人,也要醫心。我想這也是重視人文的成大醫學系對於新鮮人醫學生的期待吧!帶著反省自己與展望未來自生活與生命態度出發,在理想醫師、專業知能作有意義的聯結。

  七年的醫學教育養成看似漫長,但未來的路更遠。邱醫師提出了另一個問題:投注畢生於醫學領域,是否就是對自己盡責?多少人抱著習醫的熱誠進入醫學系就讀,然後終其一生在醫學中孜孜矻矻,然而專業領域之外一無所知,甚至成為生活白癡。這不是不可能,雖然我不認為有生活白癡那麼誇張!對自己盡責,我的定義是「活得無愧於心」,在執業上兢兢業業,在生活上努力充實自己,活得精采快樂也就是對自己盡責了!此外,尋找自己的role model:熱誠、創造、愛 ,也是另一個必修功課。

  邱醫師的投影片穿插了很多醫療的統計數據,以我們現在所學實在無法了解這些資料在專業領域上的意義,然而在醫學人文方面,邱醫師的確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……

  第二節課是謝式洲醫師的外科醫學生涯。謝醫師的專長是整形外科,投影片上很多是謝醫師的手術成果:斷指、斷臂接合,組織培養的耳朵移植等等,所有人都不禁為精巧的手術發出讚嘆!我的志向是外科,儘管很多人都說外科又忙又累,醫療糾紛又多,然而我認為,既然都決定成為醫生,就不能害怕辛苦,畢竟服務人群是當初立定志向時就應該有的覺悟!我嚮往電視劇、小說漫畫裡描繪手術檯上的神乎其技(雖然帶了很多戲劇效果而錯誤的誇大了),看到投影片的當下我開始想像未來,感到一震熱血沸騰……期待自己不辜負現在看起來很遙遠的目標,有那麼一天,披上白袍的自己仍堅定地履行。

  整堂課印象最深的或許是這張圖↓















我在課堂中快速抄下文字後用小畫家重繪,對於醫者的養成,這張圖給了簡潔扼要的說明。
  
  期待著,當然我也要更努力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